“山之奇,以泉,以云,以松”、“黄山奇峰拔地,高者几千丈,庳亦数百丈,上无所附,足无所迤,石色苍润,玲珑夭曲。历东南二岳,北至叭哈以外,南至落迦、匡庐、九华,都不足伯仲。”这时明崇祯十四年初春时节,钱谦益和柳如是在南湖依依惜别之后,应友人之约到黄山游览,写下了九篇(含游黄山记序)6437字的《游黄山记》。
钱谦益(1582年—1664年),苏州常熟人,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。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一甲三名进士。崇祯元年(1628年)任礼部侍郎,翰林侍读学士,著有《初学集》、《有学集》,编有《列朝诗选》,是当时“操海内文字之柄”的著名学者。
钱谦益比徐霞客年长五岁,1633年的金秋时节,徐霞客专程前往江苏常熟拜访。通过“虞山之会”,他们两人从此成了故交知己。八年之后,钱谦益为徐霞客提笔写传。《徐霞客游记》是徐霞客毕生“手攀星岳,足蹑遐荒”的考察记录,是“世间真文字、大文字、奇文字,不当令泯灭不传”。有此等评价,说钱谦益是徐霞客的千古知音,一点也不为过。
据李平易《互为知己,黄山知音》著,钱谦益一生中足迹像是一柄扇子,大抵不脱太湖平原、杭嘉湖平原圈子内,数度来往于北京则似为扇子的长柄,到徽州游于他而言已经是出远门了,登黄山自然就已经是历险。他自己说曾上泰山而未至顶——那还是来往于北京时的一次顺道。黄山光明顶应是他漫长的一生所登临过的最高处。
据《游黄山记》载,钱谦益登黄山之际适遇雨天,因此不但看到“晴方好”的景色,更看到“雨亦奇”的奇观,故留下了“雨后黄山更奇绝”的注脚。本文这组照片是近日雨后在黄山拍摄到的云海美景。(文/方立华 图/叶永清)